卢仁峰:我用独臂造铁甲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师 在今年93阅兵的装备方阵中,打头阵的是国产坦克装甲车辆方阵。这些现代战争中的铁骑拥有坚固的身躯,甚至足以阻挡炮弹的攻击。但是,它们这样的钢筋铁骨也是用一块一块的钢板焊接而成,而攻克这一技术难关的是中国兵器首席技师独臂焊侠卢仁峰。 战车车体焊接滴水不漏是保证战斗力的关键 近日,记者走进了卢仁峰的日常工作,在位于中国兵器内蒙古第一机械集团的一个车间里,一台国产装甲战车的车体正在进行水池试验。负责战车车体焊接工作的卢仁峰站在水池边,紧盯着车体里...
10-20军工匠人为国铸剑:在导弹火箭上雕刻火药
在不久前的9.3阅兵上,新一代预警机、舰载机、战略核导弹等一批国产武器装备精彩亮相、震撼人心。它们不仅是捍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利器,更是中国工业制造实力的象征。而在这些国之重器的背后,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军工匠人,他们胆量超人,甘于寂寞,坚守在偏僻的军工厂,只为心中的报国梦。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一位在导弹和火箭上雕刻火药的人徐立平。 固体燃料发动机是战略战术导弹装备的心脏,也是发射载人飞船火箭的关键部件,它的制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发动机固体燃料的微整形:...
10-08陕柴——共和国海军舰船动力长子
建厂背景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1950年5月18日,毛主席致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提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快地巩固中国国防,加强中国海军建设,请苏联政府给予援助:重建中国海军。 发动机是海军舰艇的动力,是海军舰船的心脏,也是海军赖以生存的根本前提。要想建立自己的潜艇部队,潜水艇发动机必不可少。而要想不受制于人,必须自主建厂,自行生产,自主研制,自行发展。 1953年2月,毛泽东主席首次视察海军长江舰队,在舰上为海军题词为了反...
12-16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中等身高,花白头发,和蔼可亲的笑容,温和朴素的话语,看上去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人。然而,88岁的他,背后却有着惊涛骇浪的故事。 黄旭华,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名誉所长。他这一生,就像他一辈子的作品深海中的核潜艇,无声,但有无穷的力量。 矢志报国 隐姓埋名 1926年,黄旭华出生在广东汕尾。上小学时,正值抗战时期,家乡饱受日本飞机的轰炸。海边少年就此立下报国之愿:将来,要不学航空,要不学造船,再也不能让祖国受人欺负!...
06-06方慰先:耄耋军工的铁甲情怀
今年已80高龄的方慰先总设计师,是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建厂时,他从美丽的江南来到塞外包头,四十多年来,他为铁甲的神威兢兢业业,努力奉献。 勇挑重担风雨无阻 1994 年,已满60岁的方慰先本可以在家安享天伦之乐,然而他却欣然接受了工厂对他的返聘留用,而且每天都是早早来到办公室,风雨无阻,在他的日历上从来没有节假日、星期天。1997 年,方慰先做出了一个充满风险和挑战的勇敢抉择毅然接受了公司委以的重托:开发研制轮式战车。当时很多人都劝他放弃...
05-19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一座丰碑——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三强先生
在浙江绍兴胜利西路坐落着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传奇图书馆古越藏书楼。它的门很小,稍不留意就要走过头。黑漆木门上两个铁环已经锈迹斑斑,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它经历过的风雨沧桑。 20世纪初,这里住着一户钱姓人家,主人钱玄同,早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年轻时曾参加过《新青年》的编辑工作,是新文化运动的闯将。 德、智、体三强 1913年的中秋时节,正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大学担任国文教授的钱玄同,接到了家乡传来的儿子出生的喜讯。异常喜悦的钱玄同,给儿子取名叫秉穹,意思是掌握苍...
10-25老周和他的绘画故事
老周本名叫周齐国,退休前是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工会办公室主任,40多年来他专注于绘画,手中的画笔没有停过。最为难得的是,他的绘画,尤其是油画创作,多数都围绕着航天主题展开。前一段,听说老周创作了一幅关于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油画,于是记者赶到云岗,听周齐国讲起了他的油画故事。画笔描绘航天人自2003年神五飞天,以载人航天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事业受到全社会前所未有的关注。航天战线奋斗几十年,一直用画笔为中国航天做宣传的周齐国产生了一个想法:创作一幅油画,以表现载人航天这一伟大工程。谈到这里...
10-11卢仁峰:我用独臂造铁甲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首席技师 在今年93阅兵的装备方阵中,打头阵的是国产坦克装甲车辆方阵。这些现代战争中的铁骑拥有坚固的身躯,甚至足以阻挡炮弹的攻击。但是,它们这样的钢筋铁骨也是用一块一块的钢板焊接而成,而攻克这一技...
军工匠人为国铸剑:在导弹火箭上雕刻火药
在不久前的9.3阅兵上,新一代预警机、舰载机、战略核导弹等一批国产武器装备精彩亮相、震撼人心。它们不仅是捍卫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利器,更是中国工业制造实力的象征。而在这些国之重器的背后,是一群默默无闻的军工匠人,他们...
陕柴——共和国海军舰船动力长子
建厂背景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1950年5月18日,毛主席致函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斯大林提出,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更快地巩固中国国防,加强中国海军建设,请苏联政府给予援助:重建中国海军。...
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黄旭华
中等身高,花白头发,和蔼可亲的笑容,温和朴素的话语,看上去只是一位普通的老人。然而,88岁的他,背后却有着惊涛骇浪的故事。 黄旭华,我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19研究所名誉...
方慰先:耄耋军工的铁甲情怀
今年已80高龄的方慰先总设计师,是兵器工业集团内蒙古一机集团公司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建厂时,他从美丽的江南来到塞外包头,四十多年来,他为铁甲的神威兢兢业业,努力奉献。 勇挑重担风雨无阻 1994 年,已满60岁的...
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一座丰碑——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三强先生
在浙江绍兴胜利西路坐落着一家有着百年历史的传奇图书馆古越藏书楼。它的门很小,稍不留意就要走过头。黑漆木门上两个铁环已经锈迹斑斑,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它经历过的风雨沧桑。 20世纪初,这里住着一户钱姓人家,主人钱...
老周和他的绘画故事
老周本名叫周齐国,退休前是航天科工集团三院工会办公室主任,40多年来他专注于绘画,手中的画笔没有停过。最为难得的是,他的绘画,尤其是油画创作,多数都围绕着航天主题展开。前一段,听说老周创作了一幅关于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