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代表李得天感言
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体现了党和人民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信任,也激励着们继续前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终身院士、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李得天。
10-17百年钤记 沉痛悼念张兴钤院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张兴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7月29日5时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张兴钤同志1921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武邑,武汉大学矿冶系毕业,1940年3月入党,1942年在四川綦江电化冶炼厂工作,1946年在辽宁鞍山钢铁公司工作,1947年赴美,先后在美国凯斯理工学院和麻省理工学院获物理冶金硕士和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任北京钢铁工业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教授、金属物理教研组主任。1963年...
08-01为了梦想成真—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总工程师李怀渊的地质情怀
总书记观看的岩心标本就是我们航空电磁选线确定的宝灵山隧道钻探验证取得的。 7月22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川藏铁路的新闻,李怀渊自豪地说。心中播下地质的梦想 孩提时代的李怀渊,在一次放牧途中偶遇一口能点燃的井,后经他人解释得知是天然气,是宝贵的地质矿产资源,研究地质,奥妙无穷。自此,地质二字便在李怀渊的心里扎了根,立志长大后从事地质工作。 1982年,李怀渊考入华东地质学院放射性地质勘查专业,品学兼优,1986年毕业分配到北京七〇三航测队现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以下简称...
07-21戚发轫:相信党,跟党走
在党提出向科学进军和关于知识分子问题后,自己感到责任的重大和党的期望,而我应该有可能为党做比现在更多的工作。因此,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党的事业。 摘自戚发轫的入党申请书 那一刻,我终于感到自己成为党的人,可以同党心贴心了。说起当年入党的情景,近90岁高龄的空间技术专家、神舟飞船原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感慨万分。 由于家庭出身被误评为地主,年轻的戚发轫一直背负着很大的思想包袱这个包袱,一直到他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时,才真正卸了下来。 1956年1月,党...
04-14罗沛霖:“为了新中国,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自己工作的选择应重点考虑党和国家的利益,不能只强调个人可能获得的科研成就。 罗沛霖 1956年3月24日,经过近20年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不懈追求,罗沛霖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让他激动不已,他终于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被誉为红色科学家的罗沛霖,早在1937年中华民族危亡之际,就毅然放弃优越的生活,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当时他才20余岁。他创建了延安盐店子通信材料厂,同时还担任中央军委无线电通信学校教师,为抗日前线培养通信人才。 1948年9月,带着党的嘱托,在好...
04-14钟山:科技强军为国铸“弹”
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航天精神都应该成为一生奉行的准则。 钟山 导弹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强军水平的最高体现!没有导弹就没有国家安全。抱定初心,我国著名防空导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用60余年的党龄书写了一位航天人的传奇。 1949年,18岁的钟山从重庆大学数学系弃笔从戎。4年后,他光荣地成为共产党员。1958年3月,成绩优异的钟山被选调到国防部第五研究院二分院 工作,开始了他毕生从事的导弹事业。2017年9月29日,钟山院士在青少年走进工程院活动中...
04-14顾诵芬:“心中要有国家,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个人的一切。 顾诵芬 那是1969年的7月5日,我军歼-8飞机成功首飞,自此,我国结束了不能自主研制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历史。1984年6月12日,歼-8Ⅱ飞机完成首飞,创造了当时我国新机研制速度的新纪录!由此,歼-8系列飞机成为我军20世纪的主力战斗机种,服役近50年。而这一系列飞机的主要设计者,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顾诵芬。 1937年7月7日,七七事变爆发。日军的飞机疯狂地轰炸着北平29军营地。巨大的冲击波将几公里外平民区的玻璃窗震得...
04-14刘大响:为祖国的蓝天铸“心”
为使国产飞机都装上健康强劲的中国心',愿在有生之年,继续为航空发动机鼓与呼',直到自己的生命之光熄灭为止! 刘大响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乃国之重器,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我国航空动力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大响已辛勤耕耘了60多年。 1959年6月,刘大响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以党的事业需要为已任,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安家。他常说:我是属牛的,老牛自知使命重,不用扬鞭自奋蹄。勤奋、求实、创新、奉献1998年8月24日,摄于四川江油中国燃气涡轮研究所 摄影师:...
04-14二十大代表李得天感言
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这体现了党和人民对航天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信任,也激励着们继续前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终身院士、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科技委主任李得天。
百年钤记 沉痛悼念张兴钤院士
中国共产党党员、著名金属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张兴钤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7月29日5时59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张兴钤同志1921年10月16日出生于河北武邑,武汉大学矿冶...
为了梦想成真—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总工程师李怀渊的地质情怀
总书记观看的岩心标本就是我们航空电磁选线确定的宝灵山隧道钻探验证取得的。 7月22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川藏铁路的新闻,李怀渊自豪地说。心中播下地质的梦想 孩提时代的李怀渊,在一次放牧途中偶遇一口能点燃的井,后经...
戚发轫:相信党,跟党走
在党提出向科学进军和关于知识分子问题后,自己感到责任的重大和党的期望,而我应该有可能为党做比现在更多的工作。因此,我愿意把自己的一切贡献给党的事业。 摘自戚发轫的入党申请书 那一刻,我终于感到自己成为党的人,可以...
罗沛霖:“为了新中国,这些都算不了什么!”
自己工作的选择应重点考虑党和国家的利益,不能只强调个人可能获得的科研成就。 罗沛霖 1956年3月24日,经过近20年对共产主义理想的不懈追求,罗沛霖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 这让他激动不已,他终于成为一名中国共...
钟山:科技强军为国铸“弹”
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航天精神都应该成为一生奉行的准则。 钟山 导弹技术是一个国家科技强军水平的最高体现!没有导弹就没有国家安全。抱定初心,我国著名防空导弹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山用60余年的党...
顾诵芬:“心中要有国家,永远把国家放在第一位”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我个人的一切。 顾诵芬 那是1969年的7月5日,我军歼-8飞机成功首飞,自此,我国结束了不能自主研制高空高速战斗机的历史。1984年6月12日,歼-8Ⅱ飞机完成首飞,创造了当时我...
刘大响:为祖国的蓝天铸“心”
为使国产飞机都装上健康强劲的中国心',愿在有生之年,继续为航空发动机鼓与呼',直到自己的生命之光熄灭为止! 刘大响 航空发动机是飞机的心脏,乃国之重器,被誉为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作为我国航空动力界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